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IB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国际文凭课程)凭借其“全人教育”理念、跨学科整合能力及全球顶尖大学的广泛认可,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的标杆,其中IBDP(大学预科项目)更是被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4000余所名校视为“黄金录取标准”。本文将系统为大家介绍IB课程到底是什么。

一、IB课程四大阶段:从启蒙到职业的全路径覆盖
lB(l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课程是由国际文凭组织IBO为全球学生开设的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3-19岁)的课程。IB体系广泛吸收当代许多发达国家主流课程的优点,不以世界上任何一国家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宗旨在为学生提供终生教育。IB课程分为四个递进式阶段,我们平常所说的IB,一般指高中阶段的教育,即为期两年的IBDP。
1.PYP(小学项目,3-12岁)
核心目标:通过六大跨学科主题(如“我们是谁”“世界如何运转”)激发探究式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全球视野。
课程特色:无固定教材,采用“超学科”模式整合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例如通过“共享地球”主题同时学习生态学与经济学。
评估方式:形成性评估(过程性反馈)与总结性评估(五年级展示项目)结合,无外部考试。
2.MYP(中学项目,11-16岁)
课程结构:涵盖语言文学、人文社科、实验科学、数学、艺术、设计与技术等八大学科组,强调学科间联系。
实践要求:每年完成至少50小时社区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
评估体系:引入内部评估(如实验报告、艺术作品集)与外部模考,为DP阶段衔接。
3.DP(大学预科项目,16-19岁)
学科框架:六大学科组(语言A/B、社科、实验科学、数学、艺术)中选6门课,3门HL(高阶)与3门SL(标准)结合,兼顾深度与广度。
三大核心课程:
TOK(知识论):探讨“知识如何产生”,通过1600字论文与10分钟口头陈述评估。
EE(拓展论文):独立完成4000字学术研究,涵盖历史、生物、经济等20余个领域。
CAS(创造行动与服务):两年内完成150小时创意、运动与社区服务,记录反思日志并接受教师评估。
评分机制:六科总分42分(每科7分)+核心课程3分,满分45分。
4.CP(职业教育项目,16-19岁)
适用人群:目标职业领域(如工程、医疗)的学生,结合DP课程与职业相关实践(如实习、行业认证)。
以上就是对IB课程是什么的相关介绍,对于追求卓越的家庭而言,选择IB即是选择一条兼具挑战性与回报率的精英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