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小程序二维码
小程序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推广服务 | 商务合作

--索取资料,预约看校--

男生 女生

我们将安全存储您的个人信息并不会外泄

2020年春季/秋季招生正常进行中,招办老师远程办公,可随时报名咨询,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北京倡导在家门口完成15年基础教育

来源:国际小学 | 发布时间:2015-05-25 17:19:10 | 点击量:

   本周,北京市迎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验收,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厅长、地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教育专家齐聚北京考察和观摩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亮点1  小学生人均经费2.3万元
  2011年3月,教育部与北京市政府签订了一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备忘录。在这份备忘录中,北京市不仅承诺到2015年明显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现象,而且首度将义务教育均衡指标纳入到北京各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
  据2014年的初步统计,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是950亿,其中市级财政经费是332亿。在市本级的财政支出中,拿出45%,相当于150亿,主要支持区县义务教育发展。如此将市本级与区县级经费进行捆绑式投入的措施,在改革最初进行学校硬件建设,特别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环境整治等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4年,北京小学生均经费支出2.3万元,初中生均经费支出3.6万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亮点2  率先实现小学就近入学
  2013年暑期起,北京市教委着手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制度的改革。2014年开始正式推进此项改革,首次正式使用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记录学生入学途径和方式,并纳入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为每个学生标定属性,每个孩子按照政策就近该去哪所学校,一目了然。
  在严格落实下,2014年,北京的小学就近入学比例92.26%,初中比例77.64%(不含特长生、民办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入学),均高于2013年。今年,北京将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方式确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北京教育改革最大的变化是实现了就近入学,一举破解了持续十几年的小升初乱象,并一举走在了全国前列。
  亮点3  重组教育资源治理择校
  校际差距过大、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导致北京“择校热”的根本原因。如何调整现有利益格局,北京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中找到两个关键支点——改革考试招生评价制度和重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运用这两大杠杆,满足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支持和引导学生在本地完成15年基础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
  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介绍,“双杠杆”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以考试招生评价制度改革为杠杆,推动素质教育和减负问题的突破;二是坚持以优质教育资源的充足和整合为杠杆,撬动公平与均衡问题的突破,建立教育资源供给的统一战线,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的增加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总体提升,实现“先做大蛋糕,再分好蛋糕”的目的,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平等地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目前,北京市已在中小学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等进行变革,通过取消小学阶段的统考统测、降低中考0难度系数等方式,有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减负。

扫微信二维码,实时关注最新51国际教育动态

  • 51国际顾问扫码咨询
    51国际顾问扫码咨询
  • 51国际顾问扫码咨询
    51国际顾问扫码咨询

热门主题

  • 国际学校入学备考
  • 入学指导
  • 北京学费总汇
  • 国际学校怎么选
  • 上海学费总汇
  • 国际幼儿园

首页 | 关于我们 | 推广服务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09067369号-87

Copyright @ 2023 WWW.51GUO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0号双天大厦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