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紧张和谐的气氛与劳逸结合的拼搏配合。
越临近考试,越觉得知识生疏了;越拼命复习,越觉得掌握不扎实了……这是大部分毕业生心态紊乱的具体表现,也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更不能因此而自暴自弃。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疲劳战术的“恶作剧”,必须缓和绷得太紧的心弦。具体方法应为:多参加文体活动,但不能过于剧烈;一旦感觉到学习得特别疲劳了,立即放下书本,休息锻炼。
方法二:心理设计考场、模拟考试过程减轻恐惧心理。
具体方法是:设计进考场、发试卷、答试卷、交卷前的全部考试过程。
1.进考场。心理设计一教室为考场,想象进场前,要完成一切杂事(包括检查答卷用具、大小便等)。发试卷前,不要眼睛紧盯监考老师,应该回忆平时轻松愉快的趣事,想象暂置考场之外,以缓和气氛、平衡心态、放松心弦。
2.发试卷。试卷到手后,切勿抢答试卷,要先涂卡,填好姓名,报考号等,立即审阅试卷共几页几题,是否有漏页漏题或印刷模糊分辨不清的地方,如有,则立即声明换卷。倘不及时检查,答卷中间再发现时,就来不及了。然后反复审题一至二遍,正好答卷铃声响起。这样,做到心中有数,难易程度和掌握时间都心中有底了,可使考试超常发挥。
3.答试卷。切勿按顺序号做题,应该先大后小,先易后难,先分多后分少,先选择填空后论述辨析题。因选择题涂卡占用时间多且必须仔细认真,故先做涂卡题。
4.交试卷。切勿做完即交,应仔细检查,包括错别字改正、卷面、顺序、姓名、考号等。
心理模拟考试过程数次,自然就轻松多了,即使同学议论考试时,自己会觉得坦然平静,也减轻了恐惧心理。
方法三:考前的扎实训练与时常提醒考场大忌有机融合,提高心理素质。
首先要综合知识,强化记忆,以点带面,提纲挈领。考前将全部知识在心里复习数遍,用适合自己特长的科学方法,以基础知识为中心,课文内容为主线,横向纵向联系为辅线,带动全部知识内容,更能平衡高度紧张的心态。同时,要特别注意提醒自己考场大忌:
一忌抢答试卷。应先审题。做到四审:一审题意,即中心内容问什么;二审题型,即属何类题;三审题注,即括号内的具体要求;四审题分,即各题给分比率,以确定先答何题并掌握时间。
二忌顺序做题。其最大的弊病就是一旦中间一道生疏难题阻隔时,会影响整个答卷的正常发挥,应该先易后难。
三忌红笔做题或标注涂抹。有的考生复习功课时有用红笔涂注的习惯,如果考试时不以大忌为戒,会导致临场忽视而影响成绩,甚至造成试卷作废的后果。
四忌多动症。有的考生学习不错,也无做弊动机,但时常偷窥主监考或东张西望,造成误会,使主监考紧盯而心情骤然紧张。
五忌考前不排便。考试中间发生了“问题”致既耽误时间又心情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