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小程序二维码
小程序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推广服务 | 商务合作

预约参观学校

欢迎来我校参观,请留下您的信息,提前预约!

男孩 女孩

常见问答ASK

我要提问

150岁的上海中学带来什么

来源:上海中学  发布时间:2015-10-27 点击量:

上海的百年名校不少,但是能在世纪的巨变和时代的浪潮中始终勇立潮头的名校,上海中学是为数不多、当之无愧的一所。

   上海的百年名校不少,但是能在世纪的巨变和时代的浪潮中始终勇立潮头的名校,上海中学是为数不多、当之无愧的一所。

  1865年,在内外交迫的历史洪流中,上海中学的前身龙门书院怀揣着“强国兴校”的理想应运而生,成为当时上海最早的官办最高学府。“龙门发轫进无疆,一柱中流海上”,如同上中校歌所唱的,150年里上中曾经经历过停办、复校,搬迁、改建,也曾经遭遇激流、趟过深水、困入浅滩。但最终,在实现“世界一流的中国名校”的道路上,上中深深地烙下了她的名字。
  没有一段历程或经验是可以被完全复制的,但是,回首上中150年,我们依然可见那一个个引领上中前行、见证教育跨越发展的路标,始终不灭。
  早在150年前敢于超越自我的勇气就已融入了上中的血脉筋骨。走出中国传统的书院教育旧制,开辟中体西学的沪上办学新潮,为了“储人才、备国家之用”她一次次寻求着突破。这种超越又因为始终紧贴着历史脉搏、关注着社会需求、放眼着世界一流,所以穿越时代而常青。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1865年至1905年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龙门书院没有像传统书院那样出现过进士类的科举人才,不以举业为课程,却涌现出了一大批成为国家砥柱的地理海防人才和近代实业人才。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学校还在争相举办校办工厂时,上中却坚持创办了国内第一所由中国人自主管理的公办学校国际部,以国际一流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参照系,站在高位来看未来教育特点,在世界叫响“中国声音”。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还较少为人谈及的时候,上中已经使用了“数字化”的概念,并在全市中学里率先引入无线网、桌面云系统,建成基于统一数据平台的信息化校园管理系统,强力助推起学校教育改革的发展。在“创新人才培养”还停留在文件的表述中时,上中就提出了创新人才早期培育“聚焦志趣,激发潜能”的教育理念,找到了人才培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不为考试反而赢得考试,不抱怨、不等待反而赢得了发展空间和各方支持。而今天,这些突破与超越无一不触动并提升着学校课程、教学、评价、管理、教师队伍的全方位发展,对国内外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百年沧海桑田,上中始终坚守初心,不盲从、不迁就、不动摇,不忘教育本原和育人使命。
  在“大跃进”思潮汹涌的日子里,上中没有停过一天课;在上世纪80年代,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盛行时,上中也从没改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坚持让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公益劳动、兴趣小组、文娱活动。
  在上中的课程改革中,“资优生德育”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在把握学校德育共性的基础上为资优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发展“量体裁衣”。
  人人都说上中的师资强,但很少人了解其实上中从不主动引进教学名师,她始终坚持自己培养适合上中的优秀教师,本部教师平均年龄只有33岁。做上中的教师很“辛苦”,他们要胜任“跨教材、跨语言、跨年级、跨班级”等教学任务。《上海中学教师工作守则》也处处隐含着对师德的要求。比如,“不提前上课或板书”“凡学生反馈满意率85%以上者,才可以免检教案”“每个任课教师3年内开出1~2门发展课程”。但做上中的教师也很“幸福”,从普通美术老师成长为专业画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学校的球赛、初出茅庐却已成为IB的考官……只要不给自己设限,便都是你可以施展的舞台,这些故事每年都在上中上演。
  在上中,你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的温床,只有不断向上攀登的使命。”而这150年的满树浓荫正是来自根须经年累月、不懈不辍的茁茁生长。
  从最开始的30多门选修课,到现在建构的、可供学生选学的“课程图谱”中所提供的7个学科领域、14个学科范畴的500多个科目与模块,上中“课程图谱”建设一做就是15年。
  关注具有学科潜质、优势潜能的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上中坚持已有20多年;开展的野外24/48小时适应性生存训练,也已坚持了20多年……
  永远坚持实干、永远不停留在理念、永远不只看眼前,永远相信百年树人、厚积薄发,正是这样执著的追求穿透了历史长空,成就着百年上中桃李天下的梦想。
  中国教育的根在何处?它就扎根在胸怀民族天下,扛大任于肩头的强烈使命中。
  中国教育的路在何方?它就孕育在遵循教育规律,矢志创新发展的时代洪流里。
  今天,前所未有的教育蓝图正在徐徐展开。站在上中150年的时间线上凝望,一切又将开始,一切指向未来。期冀百年上中能激起更多教育人内心深处的共振与激荡,推动着中国教育一起再出发。